本帖最后由 HDP市场调查 于 2019-11-15 11:48 编辑
【影音发烧友漫谈】这一指标,是决定电视/投影画质的关键
“同等价格比画质、同等画质比价格”绝对是多数消费者购买电视机/投影仪遵循的行业铁律。而深谙消费者心理,同时又擅长文字游戏的厂商在介绍产品时,往往避重就轻,并不会将自家产品的详细数据和盘托出。
如此就给消费者们造成了巨大困扰 —— 所有品牌,乃至所有价位的电视机、投影仪,介绍资料都是千篇一律鼓吹色彩真实、清晰度高,但肉眼可见的实际画质却相差很大。
也就是说,厂商提供的产品资料,并不能为我们对比不同设备的画质提供参考。为了解除广大消费者的这一困扰,今天这篇文章,就为大家科普决定电视机、投影仪画质的一项基础,同时也是关键指标 —— 亮度。
亮度与显示设备、画质的关系
电视机、投影仪从最暗到最亮之间的渐变层次越丰富(灰阶、对比度),能够显示的色彩就越丰富,画面也就越接近于真实。而亮度正是决定了这一阈值的上限,单位是“尼特(nit)”和“流明(LM)”。
尼特指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,1尼特=1cd/平方米,适用于电视、手机、电脑显示器;流明指光通量,适用于投影。尼特、流明均是衡量设备亮度的国际单位,除此之外的峰值亮度、光源亮度等等均为文字游戏,参考性犹如云泥。
以智能电视行业为例,亮度超过500尼特、对比度达到3000:1,就已经算是中端产品。亲民级(如2000元左右的55英寸智能电视)产品,亮度往往在400甚至300以下。
投影行业同样如此,实用级产品亮度多以3000流明为基础,强化对比度、清晰度,而剑走偏锋(强调“便携”的微型智能投影)的低端产品,其亮度多在数百-1500流明之间。 |